智利地震 加州未雨綢繆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智利地震 加州未雨綢繆
加州大學結構工程教授汪家銘指出,地震破壞力和地震規模不一定成正比。地震破壞力有兩大決定因素,一是地震深度和震央距離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有多遠。這時用修正震度MMI來衡量,越淺越近,MMI就越大。第二大因素是建築結構物的抗震能力,這跟建築規範以及施工品質有關。
智利大地震雖然規模很大,但因震央在距離較遠的外海,因此MMI較小,而建築結構物的抗震能力又比較好,因此傷亡較輕。而海地大地震的MMI大,建築結構物又缺乏抗震能力,傷亡數字是智利大地震的數十倍。
汪家銘說,全美強震區之一的舊金山灣區有兩大活躍的地震斷層,分別是聖安德雷斯斷層和海沃斷層,都通過灣區主要城市帶。一旦地震來臨,震央靠近城市的機率非常大,因此灣區民眾對地震更應抱持「來而有備」的態度。
汪家銘認為,智利在這次大地震中,是「來而有備」的示範。1960年,智利曾發生芮氏9.5級地震,是20世紀最大的地震,造成1655人死亡。當時激起的海嘯遠達夏威夷、日本、菲律賓。自此以後,智利對建築防震規範嚴格,對地震的來臨也作了充分準備。
資料顯示,台北盆地座落在較為柔軟的地層上,一旦發生地震,同樣會產生盆地效應。舊金山灣區也有柔軟地層,例如米慎區是採用海裏污泥回填而成,一旦地震來臨,比較容易成為重災區。中半島佛斯特市、紅木城也都臨水,地層較柔軟,都是要特別提防震災的地區。
舊金山灣區的地震斷層明確,海灣大橋恰好夾在聖安德雷斯斷層和海沃斷層之間。地質學會早已預警,未來30年發生6.7級以上大地震的機率是63%。汪家銘忠告:對於地震,永遠要作最壞打算、最佳防備。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人社區新聞 - 智利地震 加州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