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da said no more to chinese immigrants!!!!
加拿大回应政策是否针对中国人:移民未做贡献
北京青年报2014-02-15 13:31
“实施28年,为13万移民开绿灯,被称为“最受富人欢迎”的加拿大投资移民计划日前被曝将终结,港媒称是中国富人申请令加方“难以应对”。加拿大投资移民真的会被“一刀切”吗?港媒说法是否准确?未来会有何种新政替代?对于以上疑问,加拿大公民与移民部媒体事务负责人索尼娅·勒萨热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一一予以解答。 ”
何时最终拍板? 将通过立法终结项目
“取消投资移民计划”这一说法是加拿大政府日前推出“2014年经济行动计划(EAP)”中提到的,该计划表明加拿大政府希望终结联邦投资移民计划(IIP)和联邦企业家(EN)移民计划,为长期以来的大量积压申请画上句号,同时也为新试验计划的出台铺平道路,从而最终满足加拿大劳动力市场和经济需求。
目前,这一提案尚未最终“拍板”,勒萨热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接下来加政府将通过立法来终结投资移民申请。而后,对于已经递交申请的,加方将退还申请费。具体退还细则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
据悉,目前的投资移民计划待受理的申请者超过6.5万名,超过其他任何经济类移民计划的待受理申请人数。勒萨热还介绍称,如果不取消这一项目,全部的6.5万份积压申请需要移民部6年时间来“消化”。
是否推出新政?
改为重点推创业签证
根据新提案,取消投资移民计划和联邦企业家移民计划以及相关的积压申请,将使政府将重点放在吸引经验丰富的商务人士以及投资资金,为加拿大经济创造最大收益。
“加拿大将会用更加有效的、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试验性项目来取代被取消的投资移民项目”,勒萨热说,“除了已经有的联邦技术移民计划、联邦技术交易项目、加拿大经验类移民等项目外,加拿大将重点推出公民和移民部创业签证(Start-Up Visa)。
这一试验性的项目要通过一个观察期。它要求投资者有能力承担创业的早期风险,但是加拿大会以高价值的永居身份回报。不过,加方希望这是一个“少而精”的项目。勒萨热透露,关于这些新的计划,具体细节也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
针对中国富人?
因移民未给加国做贡献
面对加拿大取消投资移民计划,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报道称,是来自中国富人的申请“压垮”了加拿大投资移民项目,并引用一份加方文件称,截至去年1月8日,香港递交的加拿大移民签证积压了5.35万份,其中99%的申请来自中国大陆。
对于记者问及中国公民的大量申请是否导致加拿大关闭现有投资移民计划,勒萨热并没有直接回答。不过,她回应称,“压垮”投资移民项目的不是申请本身,而是移民没有真正为加拿大社会做出贡献。“除了80万加元的无息贷款被政府用来发展加拿大经济外,通过投资移民项目移民至加拿大的人对加拿大经济发展贡献相对较小”,勒萨热说,“他们能够在加国赚取的收入不高,缴税也很少。”
根据勒萨热提供的数据,过去十年,投资者缴税额不足联邦技术移民的1/8。以20年为一个时间段,一名投资移民比一名技术移民共少纳税20万加元。
此外,最新调查表明,投资移民中期和长期在加拿大停留的可能性更低,通常在所有移民类别中拥有最低的语言水平。
真的无益加经济?
为西部省资助大量民生项目
昨天,新华社援引加当地媒体报道指出,加拿大政府日前决定终结实施多年的“联邦投资移民”和“联邦企业家移民”两个项目让相关省份蒙受不小的经济损失。以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例,损失高达4亿多加元的贷款。
按照过去的投资移民计划要求,外国人至少要拥有160万加元(约合88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并在5年间向加拿大政府提供80万加元的无息贷款,便可获得加拿大的永久居留。现在这些投资移民者被拒之门外,给当地的无息贷款自然也打了水漂。
在过去7年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利用来自投资移民的4亿多无息贷款,资助了大量的社会服务项目,譬如投资2.6亿加元用于改善医院和学校的设施,以及扩大省内基础设施建设,由此还增加了2500个就业岗位。
省政府还利用贷款基金资助风险创业和高科技项目。过去4年中,基金通过贷款基金和融资,向温哥华的一些新兴产业公司投资了1亿多加元,这些产业包括可再生能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数字媒体等,由此提高了本省科技和研发能力,并吸引更多的外来风险资本进入本省的高科技行业。
虽然5年过后政府需要把贷款还掉,但由于每年都有新移民将钱源源不断地充实到省政府设立的贷款基金内,使得政府有充裕的资金来造福社会。当地媒体指出,省政府原来期望今后几年有更多的无息贷款,现在随着移民计划戛然而止,省政府不少投资计划也受到影响,有些项目将被迫终止或取消,这对当地经济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一些房地产经纪人也担心,像温哥华等受移民垂青的城市,移民人数大减必将造成当地房价下跌,甚至也影响到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如建筑、钢材、水泥和装修等。 文/本报记者 岳菲菲
责任编辑:赵衍龙
评论
发表评论